考试样题
国际中文传播教师证书考试样卷·应用能力(一)
来源:考试中心 发布时间: 2022-05-27 10:20:30

一、语言表达与运用(20分)

副词“常常”和“往往”乍一看似乎意思差不多,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却会发现这两个词是留学生很容易出错的一对近义词。比如在下列句子中,有的句子“常常”和“往往”都可以使用,有的只能用“常常”不能用“往往”,有的却只能用“往往”,而不能用“常常”。

(1)a.每逢节假日他常常去天坛公园玩儿。

         b. 每逢节假日他往往去天坛公园玩儿。

(2)a. 他常常去天坛公园玩儿。

         b. *他往往去天坛公园玩儿。

(3)a. 他很少一个人来看书,常常和同学一起来。

         b. 他很少一个人来看书,往往和同学一起来。

(4)a. 据说他常常和同学一起来。

         b. *据说他往往和同学一起来。

(5)a.以后周末,你要是没事儿,常常去看看爷爷。

         b.*以后周末,你要是没事儿,往往去看看爷爷。

(6)a.明年回上海,你得常常去看她。

         b. *明年回上海,你得往往去看她。

(7)a.去年冬天,我常常去滑雪。

         b. *去年冬天,我往往去滑雪。

(8)a.上个星期,我常常接到促销电话。

         b. *上个星期,我往往接到促销电话。

(9)a. 去年冬天,每到周末我往往去滑雪。

         b.上个星期晚上九点我常常接到促销电话。

 (10)a.*高处的房子常常比较凉快。

            b. 高处的房子往往比较凉快。

(11)a.*南方常常比较潮湿,北方常常比较干燥。

           b. 南方往往比较潮湿,北方往往比较干燥。

1.请说明“常常”和“往往”的词性。(2分)

2.请根据上面的对比找出“常常”和“往往”的使用规律。(14分)

3.请根据找出的规律设计一个“常常”和“往往”词义辨析的教学。(4分)


二、第二语言教学设计与组织(25分)

课文:

春节通常在立春的前后。立春就在每年2月的3到5日之间。立春是中国重要的传统节气,代表着春季的开始。人们在这天吃春饼和春卷。在乡村,新一年的耕种开始之前有一个迎春仪式,叫“鞭春牛”。相传春神在立春之日会带领大家耕种,开始播种,可是老牛却躲在牛栏里睡觉,不听指挥。于是,春神想了个办法,用泥土塑成一头牛,用鞭子轻轻抽打土牛。老牛被声音惊醒,吓得急忙跑到田里干活儿去了。从此之后,“鞭春牛”就成了立春的一个仪式,象征着春耕的开始。人们希望牛可以多耕田,有一个好收成。一年之计在于春,我们要珍惜大好时光,不能偷懒哦。

    

1.在教学中,有的学生朗读课文时,常常把“一年”“”一个”都读成阴平,这样做可以吗?为什么?作为教师,应如何帮助学生更准确地发音?(6分)

2.课文中出现了“被”字句,请为这个语言点设计讲练环节。(7分)

3.请结合中国习俗中的“节气”来讲解“立春”,设计一个完整的教学环节。注意发掘“节气”的文化内涵。(12分)


收藏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