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TCC国际中文传播教师证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考点揭牌仪式顺利举行
9月20日上午,国际中文传播教师证书考试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考点揭牌仪式顺利举行。中国外文局教育培训中心副主任、国际中文传播教师证书考试办公室主任韩立强、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焦方太出席揭牌仪式并发表致辞。韩立强代表中国外文局教育培训中心和国际中文传播教师证书考试办公室对广东外贸外语大学考点的成立表示祝贺。他在致辞中表示,国际中文传播旨在培养拥有国际传播能力、国际中文教学能力以及职业技能的复
-
CTCC国际中文传播教师证书考试(10月21日批次)考前测试通知
各位考生:欢迎报名国际中文传播教师证书考试,为帮助考生熟悉考试系统及监控端设置的操作流程,现发布考前测试通知。1、测试时间2023年10月16日19:00-20:002、考试链接https://www.kaoshixing.com/login/account/login/2469833、考试账号及密码账号:考生身份证号密码:CTCC10214、参会账号及密码腾讯会议:743761679入会密码:9
-
国际中文传播教师证书考试报名通知(2024年1月批次)
国际中文传播教师证书考试(CTCC)是中国外文局教育培训中心跨语言教学能力测评项目管理中心主办的能力测评类考试。考试根据汉语、英语、跨语言教学等学科特点和教学实际需要,对应试者的语言表达与运用能力、文化阐释与传播能力、第二语言教学设计与组织能力、跨文化交际与适应能力、媒介素养与策划能力等五方面能力进行考察,评价应试者是否具备国际中文教学传播能力、能否胜任中华语言文化的跨语言传播工作。欢迎有志于从事
-
CTCC 国际中文传播教师证书考试(2023年10月批次)成绩发布通知
2023年11月24日起,考生可登录国际中文传播教师证书考试官网http://www.crosslingual.cn/,输入考生账号和密码,进行国际中文传播教师证书考试(2023年10月21日批次)成绩查询。考试合格的考生可在考试官网查询证书信息。证书将由考试办公室及各考点联系考生发放。国际中文传播教师证书考试办公室2023年11月24日
-
国际中文传播教师证书考试工作年会通知
各考点:为总结探索国际中文传播教师证书考试工作经验,加强合作,推动考试发展,中国外文局教育培训中心定于2024年1月11日-12日在北京举办国际中文传播教师证书考试年会。具体安排如下:一、会议时间2024年1月11日-12日,1月11日为会议报到时间,1月12日开会,会期1天二、会议地点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北京市朝阳区惠新东街10号)三、参加人员国际中文传播教师证书考试考点负责人及工作人员,每个考点
-
CTCC 国际中文传播教师证书考点申请表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构建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战略传播体系”重要讲话精神,建强适应新时代国际传播需要的专门人才队伍,中国外文局教育培训中心组织相关专家,研发出国际中文传播教师测评体系及人才培养方案,着重培养精通中国语言文化并且深刻了解国际传播理论、国际传播规律的高端人才。《国际中文传播教师证书》考试《国际中文传播教师证书》表明持证人全面
-
周清海:汉语进入了大融合的时期
摘要:汉语进入了大融合的时期。和谐融合关系到语言的健康发展,也关系到广大华语区华人之间的相互尊重。尊重华语之间存在的差异,并不意味着华语会发展成为多种语言变体。在交流之中,最多人使用的语言,必然占有优势,能起主导作用。所以在华语的应用和教学上,我提倡向普通话倾斜。这篇文章,集中从地区、政治和历史的观点,谈论(一)新加坡的华文教学;(二)新加坡的华语研究;(三)在大华语下的词典编纂与华语语法研究等问
-
陈章太:谈谈我的社会语言学治学之路
我做了一点社会语言学的研究,但是做得并不是很好。今天我想敞开心扉具体谈谈我的学术生涯和一些想法与体会,像这样比较详细具体地讲还是第一次。虽然过去报纸、杂志上或某些专书对我也有所介绍,但是我还没有接受过这样一种座谈式的访谈。一、我的学术成长历程我想首先向大家介绍我的个人身世,因为这个跟我后来走上社会语言学道路有关系。我生长在闽南地区一个贫穷偏僻的山村。大家知道闽南是侨乡,我也有华侨背景,但是华侨并不
-
周清海先生访谈录(二)
采访对象:周清海日期:2013年2月15日校阅:黄贤强采访过程:问:新加坡独立后,华文教育的兴衰或演变对新加坡中国学或中国研究的程度有无影响?或有何关系?答:研究中国学,第一要有很好的“小学”基础,古典语言的基础,这两个是有关系的。缺了这个基础,要做研究是很困难的,你会面临太多太多的困难。新加坡整个教育体系里面,华文程度降低了,必然会影响中国学的研究。中国学研究,指的是现代中国,还是文化的中国。我
-
周清海先生访谈录(三)
采访人:王睿馨黄贤强誊稿:王睿馨(本稿蒙周清海先生慨允国际汉语教学网发布,文中字句略有改动。)问:新加坡的民间、学界和政府领导层的中国知识有无差异?如有,有何差异?有多大的差异?为何有这些差异?你看中国的发展,这批人到中国去,融入了中国社会,靠的是他的乡情,靠的是他的方言。所以你问我说方言在新加坡的情况,我说这是宗乡会馆的责任。这批年轻人到中国去发展,福建人要学福建话,正统教育里不会提供,孔子学院
条件筛选